第二百五十一章劝慰-《小太岁》
第(2/3)页
王逸从脑海里开始检索最近一段时间发生在大明朝堂之上的一些事情,再结
合地点,说出了一个名字。
“严之维?”
姚老汉有些惊讶,看向王逸的眼神满是震惊,但是一想到某些人暗地里给自己说过这小子的身份,锦衣卫诏狱首座,便也说的通了。
“嗯。你小子还挺聪明。”
王逸并没有因为姚老汉对于自己的赞美而开心,相反在猜测道姚老汉的那位朋友是严之维的时候,王逸心里有些说不清楚的难受。
严之维被皇帝派来凉州,调查凉州骑兵用百姓人头冒充北齐探子领取军功一案。这件事情,锦衣卫一直都有过记录的,自己这一路上也在关注这件事情,想来如今大明也有不少人都在关注这件事情。
无他,任何一个熟悉皇帝办事风格的人,结合大明现在的势力分布,都可以看出来,这是陛下与几位亲王的较量。
皇帝要削藩!
虽然这件事情在年关之前便有人提起过这件事情,但是最后不知道为何不了了之。
那么现在从严之维走出长安城的那一刻,皇帝与诸位藩王的较量算是彻底开始了。只不过藩王势力太多庞大,皇帝要是贸然削藩,会激起各位藩王的反抗心理,从而让他们联合起来,对抗朝廷。这样一来本就占据大明兵力七成的藩王们可能会直接将皇帝拉下宝座,到时候皇帝就不一定是现在的李隆基了。
所以皇帝先派出严之维去往梁王这里,探探底子,试探一下各位藩王的态度。
那么当严之维带着自己调查的东西回到长安城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就要看严之维查到了什么。
要知道,上折子请求调查这件事情的,可是那位与皇帝关系最好,从小便一起与皇帝长大的御史,晁错。
王逸现在想的不是自己能不能保证严之维活着回到长安城,而是在权衡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参与了这件事情,那么自己就要从暗处转移到了明处。
这样一来,自己便会面临着许多的危险,且不说那些想要杀严之维的人,当年那些幽州案幕后的那些人,抛去杨钊不说,他们都还在暗处,想要出手对付自己,也是惊险万分。
“村长放心,小子虽然不敢说将严大人安全送到长安城,但是如果村长要是有一天知道严大人额死讯,那么小子一定早就不在人世了。”
言外之意,小子要死在严大人前面。
姚老汉点点头,手中的烟杆开始冒出烟雾,“也没必要,要是快死了就跑,没必要陪着老家伙送死。”
“这江湖要是年轻人死绝了,只剩下我们这些老人,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王逸拍拍自己腰间的长剑与绣春刀,“不怕,村长,我有一剑与一刀,可行天下。”
正在抽着烟杆的姚老汉看着神采奕奕的王逸,破天荒笑了一下,手中的烟杆被他放到腰间,要去放羊了。
这江湖有你王逸,便不是那般的无趣了。由于不去放羊,王逸便整天待在了自己的房间当中,时间匆匆而过,很快便来到了晚上。
夜里的西
山村有时候会起风,平日里风吹动树枝,宛如吹到人们心里,春风入怀,让人舒心不已。等到第二天起来,看见门前的树枝上,长出不少嫩绿的叶子,心情更是畅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