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五十八 袁绍非庸人-《白马掠三国》


    第(2/3)页

    即便如此,公孙瓒也不简单能够讨好。

    毕竟,他的对手袁绍,也不简单!

    滚滚长江,大浪淘沙,历史之上的袁绍纵然失败了,但他毕竟强大过,辉煌过,荣耀过。

    袁绍,其实并非是一个无能的人。

    袁绍早期的想法导致董卓来到京城,这间接导致了一系列血腥事件。

    后来袁绍又计划一举歼灭曹操,但是他在官渡战役中被打败了。

    因此,袁绍在民众中的形象基本上是“英俊而无能”。

    事实上,袁绍并非无能。

    官渡之战只是一场战斗,失败了而已。

    袁绍仍然强大,曹操远不能消灭袁绍。官渡之战就像曹操的赤壁之战。

    虽然败了,但他们不能否认袁绍和曹操的能力。

    古代的行军和战斗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没有人能保证在每一场战斗中获胜。

    曹操一样强大,但他还是被张绣的长子和典韦将军殴打致死,差点被吕布杀死,并被周瑜烧死在赤壁。

    袁绍只输掉了官渡之战。总的来说,他仍然配得上这一代人才和军事诸侯的称号。

    袁绍出身名门望族,袁氏四代人有五人官居三公,父亲袁逢、叔父袁隗、伯父袁成分别担任司空、司徒、左中郎将。而袁绍自己也是位居三公。

    自秦汉以来,人才的征用都是采用“察举制”,从最初的当地有名望的的人推选,后来这些人都到这些名门世家做了门人,渐渐到后来推举的人才就完全控制在这些名门世家手中,而袁氏四世三公,在名门中更是声名远扬,所以袁绍在当时的号召力非同凡响。

    可是仅靠影响力还不足以召集天下有才之人前来投奔,这需要一个契机。

    恰逢东汉末年,宦官专政,以赵忠、张让等人为代表的宦官疯狂迫害士大夫和太学生为首的“党人”,这些党人人人自危,纷纷隐居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