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八 计定 (盟主云起浮生加更8/10)-《白马掠三国》


    第(2/3)页

    “良策谈不上,只是在下在来时路上,已经击溃了杨奉部,现在也盯上了韩暹所部,只是忧虑胡才、李乐二人,所以前来寻找二位将军。”

    “唉,这些黄巾贼,别的不会,就是会云集而动,而且又地处四周,我们二人便是吃了不少亏。”张济脸上闪过一丝失望。

    “敢问先生可有平乱之策?”,高郅没有搭话,转身笑眯眯的为贾诩述说了,目前白波黄巾军的动态。

    “....”

    又一次成为焦点的贾诩,有些惆怅。

    为什么,这样的重视,不早一点,在自己雄心壮志的时候来呢?

    一点苦涩,悄然散去。

    如今的贾诩,已经无畏任何目光了。

    他的脸是异样的宁静,像是无风的水面异样,看起来古井无波风平浪静,丝毫没有什么波澜。

    但,来自后世的高郅,却是清楚,此人所意味着什么。

    此人之谋,足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兴替!

    他虽然是寒门,但智谋却一点不输于天下的任何人!

    贾诩这样的人,其实就是封建选拔制度的最大受害者,有才华却无处施展。

    汉朝使用的官吏选拔制度是从光武帝刘秀延至下来的“举孝廉”。

    一开始效果还不错,只是到了后来,这种制度,就成为豪门世族壮大势力的工具。

    就拿袁氏兄弟、曹操这些人来说,他们根本就无甚德行,当时他们就是洛阳最大的一伙纨绔子弟,简直就是无恶不作,可就是这样他们还被举孝廉,入仕,因为他们有家世。

    而比起来,贾诩这样的寒门子弟,仕途之路,则是艰难险阻。

    因为在年轻时他想要凭借自己的才华博取功名,却饱受白眼与嘲笑,贾诩他那颗曾经炙热跳动的心,早已冷却。

    不仅仅是他,这同样是一个天下寒门子弟的共同心态。

    所以说,现在的格局,就是汉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也许汉朝四百多年的余威还存在,可还是有一部分人先知先觉,他们知道扶、不如破而后立,而这种方式也会让他们得到更大的利益。

    他们早就不在效忠于汉室皇朝了,而是死心塌地的为各自选中的明主效力,助他夺取天下。

    贾诩,无疑属于其中的佼佼者,更有甚之,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

    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呵呵,刚刚贾某夜观星象,高将军所虑的,其实已然成空,可以放手施为了。”

    沉默了小会儿,贾诩眨巴下眼睛,重新笑呵呵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