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忽然冷笑了一声。 “怎么,众卿家是觉得咱已经老的走不动路了,是么?这天下是谁骑在马背上打下来的,我看诸位爱卿是忘了啊!” 往往,到这个地步,俨然朱元璋已经发怒的情况下,是绝无人敢再触他矛头的。 但此时此刻,大臣们尽管怕的瑟瑟发抖,但仍然没有一个要退的。 甚至有人梗着头,一边抖一边大声道。 “陛下,您再不服老,也已经老了,若是二十年前,臣等绝不阻拦!还请陛下爱护龙体,留守京都啊!!” “还请陛下爱护龙体,留守京都!!” “还请陛下爱护龙体,留守京都!!!” …… 此起彼伏的声音若海啸般将朱元璋淹没。 所有人都渴盼着他收回成命,哀哀的望着他。 可朱元璋的坚定,已经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他似乎确确实实只是这么通知一声,而完全没有和谁商量的意思,摆摆手叫大臣们退下。 见无人退下,也懒得理会,径自整理着甲胄走了。 朱棣惶然的爬了起来,跌跌撞撞追了两步,“父皇……” 朱元璋看也不看他,只淡淡说。 “你若是不肯去,咱就自己去了,爱跪着,就回去跪吧。” 朱棣虎目含泪,咬着牙追上了他,嗓音嘶哑的屈从了。 “父皇……您若一定要去,还请务必允许儿臣随侍。” 朱元璋似乎总算舒展了一些,颇满意的驻足拍了拍他的肩膀。 “好孩子。” 朱棣咬着牙垂头落泪,闷闷的应了一声。 此行终点,虽似乎不如他所料,可当这句称赞落下,他仍然不可抑制的升起了些许欣喜和满足。 …… 在这场远征中,事实上,这对儿父子都对对方颇出所料。 对朱棣而言,自从被册封到北平做了北元余党的邻居,常年和蒙古骑兵打交道的他已经非常谙熟蒙古骑兵的作战方式,甚至对战场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掌控。 今年三十多岁的朱棣已经是个合格的战争支配者,拥有着极强的战场敏锐度和综合素质。 他路上一度试图格外照顾朱元璋,可却渐渐发现朱元璋对战场的谙熟程度完全超出他一个不止一个档次,并且对蒙元骑兵的了解也完全碾压了他那点微不足道的经验。 这着实叫朱棣震撼。 毕竟,一个优秀的皇帝未必是一个优秀的大将,而以往的战场上,朱棣只听说父皇用兵如神,却并未听说过那些只有将军才能理解其中恐怖的细节。 于是,本就极其佩服朱元璋的朱棣不出所料的对朱元璋更加钦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