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郭廿被衙役抬着本来疼得呲牙裂嘴,对张大顺的问话置若罔闻,理都不理。但是当他听到张大顺最后那句“姓赵的年轻士子”时,立刻睁开了眼睛。 “怎么样?阁下可曾见过?”张大顺连忙问道。 那郭廿又闭上了眼睛:“士子倒是有一个,似乎是姓赵。” “哦?”张大顺紧张地问道:“那他现在还在山上吗?是死是活?” 郭廿连连点头:“在山上,还活着呢,你们快去救他!” 张大顺一听立刻对衙役们说道:“你们听到了吗?这位说山上还有人,得赶快去救!” 衙役们互相对视了一眼,对张大顺说道:“上山救人倒是没有问题,不过眼下这人受了伤,而且他又熟知山上的情况,不如我们把们先带回县衙,禀报县令大人,再由他定夺可好?” “我们已经搜寻了三天,又岂会在此时撤回不理?请老丈放心便是。” 张大顺觉得这个衙役说的也有道理,毕竟也不差这一会儿的功夫,就同意了。 这几个衙役抬着郭廿匆匆离去,剩下的大部分人听说人已经找到了,就在山顶,于是就有人开始向山上攀爬。 另一边衙役们抬着郭廿,连断骨都没来得及处理,就直奔县衙。 “老爷!老爷!”一个衙役急匆匆的直奔后堂。 潘濯快步走出,神色显得十分焦急:“讲!” 衙役转头四顾看了看,没有看到别人,这才低声说道:“老爷,郭英郭大人找到了。” 潘县令立刻激动了起来,上前一步抓住衙役的肩膀晃动着问道:“在哪里?他在哪里?” “回老爷,郭大人就在外堂,他从山上跌下来,腿受了伤。” 潘濯“哦”了一声,神情已经平静多了,显然多年的官宦生涯使他迅速控制住了自己内心的激动:“好,这件事你办得很好,这样,你去飞马街的回春堂去请谢医生来,郭大人既然受了伤,就要及早诊治。” 衙役被潘县令一夸,喜不自胜,连忙领命去了。 第(2/3)页